常寧圍繞“奮力躋身全省經濟十強、加快邁進全國經濟百強”的奮斗目標,堅持“工業領航、綠色崛起”,牢固樹立全產業鏈和產業集群的發展思維,全力做強產業鏈、優化供應鏈、提升價值鏈,打造有色金屬、紡織服裝“一主一特”兩大產業鏈,兩大千億級產業集群效應已然凸顯。
在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屬集團有限公司,2022年該企業經濟效益再創歷史新高,全年完成出礦量72.53萬噸、三種精礦含量3.91萬噸、鉛產品產量15.63萬噸,實現營業收入64億元、利潤4.12億元。
作為創新型綠色礦企的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屬集團有限公司,以科技創新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通過“數字化企業大腦”建設,選冶結合提高金銀價值實現率,鉛精礦中金、銀回收率分別達到42.75%和79.76%。2022年新增科技項目31項,全年科技創效8000萬元以上。
目前常寧有色產業鏈上項目達36個,銅鉛鋅三條全產業鏈逐步完善,形成一條完整的有色金屬產業鏈,有色金屬產業列入全省17個先進制造業集群。2022年,常寧水口山經開區預計完成技工貿總收入430億元,工業營業收入370億元,稅收9.9億元,擘畫出“五好園區”大飛躍的宏偉藍圖。
作為衡陽市承接沿海產業轉移的湘南紡織產業基地,一期簽約企業58家,入駐服飾生產園32家,入駐環保設施園26家。常寧康杰服裝有限公司從2020年入駐基地,如今常駐工人300余人,產值已超1億3千萬。
走進企業生產車間,各條生產線高速運轉,裁剪、縫制、燙壓、包裝……各道工序上的工人們正緊張地趕制訂單,產品遠銷美國、俄羅斯等多個歐美國家。隨著湘南紡織產業基地的發展壯大,入駐企業也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期,產品銷量不斷攀升,目前企業外貿出口訂單已排至4月份。
常寧市康杰服裝有限公司董事長廖志勇告訴記者:“2023年計劃把產值做到2個億,稅收做到300萬,產業工人達到500人,把整個基地基數做大,把產值做大?!?/p>
目前,湘南紡織產業基地服飾生產園22套標準廠房已完成招商20家,進場裝修7家。如果說湘南紡織產業基地服飾生產園讓大家看到了企穩增長促發展的強大信心,那么環保設施園建設的快速推進更傳遞出常寧綠色發展的堅定決心。
湘南紡織產業基地環保設施園,自2022年2月全面開工以來,施工按下“快進鍵”、項目跑出“加速度”。目前政府主導板塊已有4棟附屬功能房和4棟洗水廠房完成主體工程,近期即可交付。
環保設施園一期采取合作共建模式,分為政府主導、中信環境技術投建、企業購地自建三大模塊,以“起步即提速”的姿態加快推進項目建設。目前園區內雨污管道已完成鋪排,三條主干道已完成路基工程和水穩砂鋪設。中信環境技術投建的污水處理廠項目已完成污水池澆筑;熱電聯產項目和工業給水廠項目正在加緊建設。截至2022年11月底,湘南紡織產業基地一期正式入駐企業30家,其中入駐服飾生產園20家,入駐環保設施園10家,發展形勢一片大好。
2022年,常寧市立足自身優勢,堅持“工業領航、綠色崛起、城鄉協調、民生共享”多項指標持續走在全市前列,前三季度全省縣域經濟無量綱化排名中,晉升全省第4,為全市縣域經濟發展提振了信心。2023年,常寧將聚焦“十四五”末實現有色金屬產業鏈產值800億元的目標,加快產業補鏈強鏈延鏈,推動有色金屬產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提升有色金屬精深加工水平和產品附加值,進一步增強水口山在全國有色金屬行業的影響力和話語權。加快推進湘南紡織產業基地建設,早日實現達產后產值1000億元,年出口貿易額300億元目標。為衡陽加快建設制造強市作出常寧貢獻。
記 者:曾銳
編 輯:汪明泉
二 審:袁丹
三 審:劉朝文 劉陽
新聞熱線:0734-7221155
投稿郵箱:XMT19176751553@163.com
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下載“大義常寧”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轉載須注明來源、原標題、著作者名,不得變更核心內容。
來源:常寧市融媒體中心
作者:曾銳
編輯:小明
本文為常寧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publicsexsite.com/content/646745/63/12268574.html